作者: 時蘇建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4-05 10:32
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時蘇建)4月4日,我市舉辦“牡丹傳情·菏澤有請”主題系列鄄城縣專場新聞發布會,邀請鄄城縣政府、縣文旅局、中國魯錦博物館相關負責人,介紹2023年菏澤牡丹節會期間鄄城縣推出的系列惠民、文旅等主題活動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依托豐富資源 打造“文化旅游名縣”
據介紹,鄄城縣作為千年古縣,素有“祖源文化圣地”的美譽。近年來,鄄城縣以打造“文化旅游名縣”為目標,依托豐富的歷史和文旅資源,不斷加大文旅項目建設,延伸文旅產業鏈條,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和業態的多元化發展,不斷書寫“詩”和“遠方”新篇章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1處、3A級旅游景區1處、省級旅游強鄉鎮3個、旅游特色村9個、工農業旅游示范點5個、省市景區化培育村莊各2個;創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,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,魯錦、磚塑、商羊舞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15項民間藝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重點建設了以堯天閣為文化特色的濮水公園,以“千年夢想、樂業安居”為主題的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展覽館,以孫臏文化為核心的孫臏旅游城,以舜耕文化為特色的舜耕歷山社區和舜耕文化生態園,以展示鄄城歷史文化、非遺文化和紅色文化獨特魅力為重點的市民中心等文旅項目。
同時,為發展文旅產業制定了明確目標、文旅規劃體系和發展實施意見等,為今后一個時期的文旅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把非遺植入景區 實現文旅相融共生
為營造牡丹節會濃厚文化氛圍,今年牡丹節會期間,鄄城縣還策劃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景區文旅活動和惠民活動。其中,以“堯舜、孫臏”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,不但有豐富多彩的戲曲、書畫交流、武術表演、秧歌舞蹈等歷山虞帝民俗展演,還有知名書畫家現場為群眾贈書畫;孫臏旅游城作為鄄城縣主要景區之一,將在節會期間充分植入非遺活動、非遺產品、非遺美食,除了在景區內布置魯錦、磚塑、糖人、綠豆丸、燒羊肉、燒牛肉及各種特色小吃外,每天還將不定期舉行商羊舞、擔經、秧歌舞表演、兩家弦等民俗和非遺類演出,進一步烘托景區文化氛圍,讓厚重的非遺產品走向市場,實現文旅相融共生、融合發展。
文化惠民方面,鄄城縣將組織17家劇團在全縣開展巡回演出;4月7日—16日在鄭營鎮馮莊生態園舉辦戲曲節及美食節;4月26日—4月28日舉辦“農村文化藝術節暨魯西南鼓吹樂大賽”;5月6日—5月12日舉辦“少兒才藝大賽暨全民讀書朗誦大賽選拔賽”;4-10月份舉行鄄城縣第十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等。
策劃精品旅游線路 推動鄉村旅游發展
鄄城縣還精心策劃推出了“看菏澤牡丹、游孫臏故里”一日游兩條精品旅游線路。包括黃河風景主線的“蘇泗莊黃委舊址展覽館—銀杏林—軍屯馬本齋紀念館—黃河灘區遷建展覽館—六合村臺—孫臏旅游城”,以生態文化為主線的“舜王城中藥材市場—馮莊生態園—堯帝陵—濮水公園—孫臏旅游城”。
此外,為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,鄄城縣還以今年牡丹節會為契機,積極推薦葵堌堆村、酒店張莊村、大周寺村申報省級重點村工作,鼓勵支持各鎮街開展帶有鎮街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動。其中,3月30日至4月中旬分別在古泉街道胡窯村和鄭營鎮馮莊村舉辦的“鄄城縣胡窯第二十屆桃花節”“2023年馮莊國際非遺風箏藝術嘉年華”活動,不僅有美食、美景,還有酷炫游樂。